山東省關于推進農村地區供暖工作(煤改電、電代氣、油改電等)的實施意見的工作目標是:切實提高農村地區供暖覆蓋率。到2020年年底,全省70%以上的村莊實現冬季清潔供暖;全面提升農村供暖污染治理水平。2022年,山東再次安排預算資金30.32億元,落實農村清潔取暖、美麗鄉村示范村等補助政策。
山東清潔采暖實施以來,農村的清潔采暖方式呈現多元化,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,多地在推進清潔取暖替代的過程中,都以農戶意愿為主,讓他們自主選擇。
一些農戶為了節省購置成本,選擇生物質鍋爐采暖,生物質顆粒取暖爐外形與家用燒煤爐類似,生物質顆粒是用植物下腳料粉碎后擠壓而成,如果一天24小時開著,室內能保持18攝氏度左右。
在冊山鎮西冊山村,部分村民取暖用的是碳晶板。每組炭晶板有三塊,功率為1200瓦,一個臥室需要兩組,就是2400瓦,一間屋子用還好,如果是全屋使用,費用還是比較高的,一般家庭難以承受。相比之下,安裝空氣能熱泵雖然造價更高,但從長遠來看,更劃算。
商河縣懷仁鎮剛家村以前煤改電時推過電鍋爐,但因耗電量大,舒適度差,老百姓都不用了,后來換上了空氣能熱泵采暖。據村支村介紹,空氣源熱泵耗電量低,比空調舒適,不僅可以采暖,還能制冷,當地常年在家的300戶,全部都安裝了。
最近幾年,在煤改電的推動下,空氣能熱泵漸入尋常百姓家,有了政府的補貼之后,老百姓都樂于接受。畢竟,相比于傳統采暖方式,空氣能熱泵節能省電的同時,舒適效果也不遜色城市集中供暖,使老百姓幸福感大幅提升。